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武馆动态
保定振华武馆 言传身教,以德育人,忠孝双全,文武兼备
阅读量:

 

振华武术馆坐落于古城保定,始建于1984年,建馆三十多年,培养学员六万余人,其中外国学生两百多人。现在有许多学生在国家政府部门工作,还有战斗在武警部队、公安和其它岗位。振华武术馆——在国内外有较深远的影响和关系网络,是中国较早的武馆之一,是河北省涉外武馆。武馆的教学原则是:“言传身教,以德育人,忠孝双全,文武兼备”。

振华武术馆为宏扬中国武术、摔跤、散打,气功与世界32个国家地区建立了武术往来,并采取习武学文并举的措施和国家正规学校联合办学,采用全国统一教材,从小学至高中,从而培养出了一大批德、智、体、美、劳发展的人才。

弘扬尚武精神 光大传统文化——访我市武术家贾和玉
阅读量:

       中华武术究竟以何种“面目”亮相奥运才会赢得青睐?如果失去“技击之术”的支撑为何“武术”就会沦落为“中国式舞蹈”?外国人为什么总是习惯于称“武术”为“功夫”?“京油、卫嘴、保定府的勾腿”这句颇具历史印痕俗语之中的“勾腿”指的是什么……这些饶有兴趣的问题,你将在文史出版社新近推出的《中华技击经略》一书中得到精彩答案!

作为武学泰斗万籁声的亲传弟子:贾和玉、张立钢历经十余年的倾心打磨与研修,终将此装帧精致的武学专著赶在世人瞩目的奥运年里与读者见面。该书立足于对中华武术文化的挖掘、抢救与展现,兼容各家门派之长,深入浅出地揭示了国粹武术与“技击”的血脉关联,用165万文字4000余幅图解照片,从实战角度向读者展示了拳击、掌击、抓击、肘击、腿击、擒拿、点穴、卸骨以及跤术等多种技击技能的修习理念、基本功法、攻防方略和实战技法,明晰出武术文化与技击理论的深刻内涵。

  “技”意为:技艺、本领;“击”意为攻打。“技击”就是搏击敌方的武艺。那,为什么在当今和平年代却要“老调重弹”且有诸多青少年依然痴迷此技?“搏击是人类基本的生存本领,是人类生命力的体现,而技击之术是中华传统文化与古代哲学思想发展演变中的积淀、结晶,它以悠久的历史渊源和鲜明的特色内涵,构成了我国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武术与技击”的关联,作者认为:“武术以精神修炼为终极目标,以强壮身体、开发潜能为手段,但其如果失去了其精髓与要旨——技击,就会舍本逐末、成为无源之水!当今提倡传承、发展中华技击之术,并非在于使习练者都成为技击高手,重要的是培养其坚强之独立人格、锻造无畏之品质,以便去战胜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坎坷与磨难。”

  “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中华技击经略》并非仅单纯的“武科教学”版本,容入其中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底蕴与先哲名家的思想脉络,才是赢得普通读者广为青睐的制胜法宝。而难能可贵的是:两位作者不仅武艺在身,为远近知名的“拳”、“跤”高手,且是著述多部、长期办学任教、且致力于武术国际交流的理论学者。

长城武术节在京落幕 我市5人获3项殊荣
阅读量:

       5月31日在北京长城居庸关举办的2006长城武术节上,我市杨秉文、贾和玉、刘宾等5人分别被授予“武林贡献奖”、“武林教授团教授”、“武林长老团长老”荣誉称号。

       此次武术节由“世界武林联盟”发起举办,荟萃了国内各武术派别的代表和20多个国家的武术精英,武术节宗旨是“迎奥运,向世界展示中华武术的搏大精深和魅力。”我市杨秉文、鲍玉川、王乐因在保留、继承、发扬中华民间传统武术,作出重大成就和贡献,被授予“武林贡献奖”,贾和玉因学有成就、武功出众、品德高尚被授予“武林教授团教授”的称号,刘宾因毕生精研武学、境界高远、德高望重被授予“武林长老团长老”称呼。

河北省青少年武术散打赛 保定市获得金牌第一
阅读量:

       中新河北网保定9月14日电 河北省2007年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近日在石家庄落下帷幕。经过激烈角逐,保定市代表队取得4金1银2铜金牌的成绩。

此次比赛共设有13块金牌,共有9个市代表队参加了比赛。保定市代表队获得女子团体总分第一名、男子团体总分第三名。其中男队52公斤级张雷雷、56公斤级王旭,女队48公斤级张欢、60公斤级仝燕获得冠军,为保定市赢得了荣誉。

  近年来,保定市武术训练中心成绩逐年提高。在河北省已由弱势项目成为优势项目,并将逐步成为保定市竞技体育武术项目的夺金大户。另外,在近两年的全国比赛中,已有20余人次进入全国前八名。(李潇)

 

让保定武术文化走向世界——《中华技击经略》自序
阅读量:

       大凡热爱自己家乡的人,总想为自己的家乡做点什么,热爱自己民族的人,总想为自己的民族做点什么。这是简单的道理,也是朴素的感情,同时也应该是自觉自愿的行动。

  中华技击术是中华武术的精华,它以悠久的历史、鲜明的特色和精深的内涵,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中华武术特别是中华技击术的发展史,就是中华文明的进步史。中华武术的产生、存在与发展,永远值得我们炎黄子孙骄傲和自豪,我们有责任把中华武术尤其是中华技击术继续传承下去,不断发扬光大。

  地处燕南赵北的古城保定,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保定历史悠久,距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战国时期开始建立城池,燕国、中山国及东晋十六国后燕在辖区建都,西汉在境内设郡,宋置中山府,元设保定路,明改保定府,清为直隶省会,之后一直为河北省政治、军事、文化中心。保定素有“京畿重地”之称,被誉为“都南屏翰,冀北干城”。古城保定,太行西峙,沃野平坦,襟抱白洋。北极三关之瓦桥、草桥为左翼,紫荆、倒马、龙泉三关西陲。北枕拒马,南临潴龙。地势显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保定文化底蕴丰厚,为尧、燕、中山、道教北天师道文化发祥地。保定特殊的政治、军事、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其成为燕赵大地上著名的崇文尚武之乡,从而也奠定了在中国武术发展史上的特殊重要地位。保定自古就有练拳习武的传统,特别是历代镇守于保定的著名武将及众多闻名遐迩武坛宗匠的传播,为保定武术特别是技击术发展注入了强大生机和活力。我国130余个拳种中,其中22个产自保定,尤其是鹰爪翻子、戳脚、短拳、绵掌、形意、八闪翻及孙氏太极、武氏太极等更是声名远播。并且保定还是中国乃至世界的摔跤之乡,是中国式摔跤的发源地,中国式摔跤保定流派与北京、天津流派并称中国式摔跤的三大流派。保定近代摔跤大师常东升(花蝴蝶)被誉为世界摔跤之父。

  由于强身和砺兵需要,我国历朝历代都有专门的武术技击研究传播机构,我国近代的武术机构为国术馆,中央国术馆于1927年在南京成立。保定国术馆于1932年4月成立,是当时较早成立的市级国术馆之一。之后一大批武馆、拳馆、跤馆如雨后春笋竞相在古城成立,使保定武术和技击术发展实现了新跨越。受前人和保定独特民风影响,我们于1984年创办了古城摔跤馆,并以此为基础创办了振华武馆,振华武馆是我市改革开放后较早创办和截至目前创办时间较长的武术教学和研究、传播单位。在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基础上,十几年前,我们应朋友之邀,完成了《中国传统技击术》、《中国传统擒拿术》、《中国传统散打术》、《中国传统报卸骨术》和《中国传统点穴术》等几部书稿,后又出版发行的《中华跤术》一书,被中国博物馆收藏。一直以来不断有朋友对我们讲,希望我们写一本系统介绍中国武术,并且适应不同层次读者需要易于普及的书。于是我们立足于对保定武术流派和我国其他武术流派学习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们的教学体验,撰写了这本《中华技击经略》。撰写此书,我们的主要目的是想把中华技击术的有关技法(本书没涉及器械方面的技法)介绍给大家,把我们研习的点滴感悟和体会奉献给大家,力图使大家对中华技击术方面的有关知识有所了解,并且通过修习,对一些基本技法有所掌握。同时也希望进一步激发广大读者对生养我们的美好家乡、对我们伟大民族的无限崇敬和热爱之情。

  实践告诉我们,人类所有的思维、行为和现象都必定有其内在的文化根源,人类的全部文化都由其必要的形式来展现。易学、医学、武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构架,易经、医经、武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易略、医略、武略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体现了一种自强不息的生存方式的价值追求,包含了中国人的自信、果敢、刚毅和智慧,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本规律。所以说,武术文化涉及到了中国文化的每一个层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核心元素。道德性、社会性和实践性是支撑武术文化的铁三角,技击性是武术文化的灵魂。技击,彰显的是传统武术的主体价值和传统习武者的本体追求与精神归宿。技击之经略,体现的是中国人对自然和生命规律把握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技击哲学与实践,在中国文化塔尖上闪烁着耀眼的智慧光芒。

  有一点不得不提,在中华技击术中,一些传统的特别是一些精华的东西已经失传,而且先人们用心血和汗水凝结成的众多成果仍不断流失和消亡,这有社会环境变化的原因,也有秉承传播方面的原因。所以,抢救中国濒危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刻不容缓迫在眉睫的问题。特别是像中华技击术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不抓紧抢救,就会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消失于无形。因此,抢救包括中华技击术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是每一个炎黄子孙不可推卸的责任。每个中国人都要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力所能及范围内较大限度地把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财富和精神财富不断传承延续和发扬光大。

  不得不说明,我们撰写此书试图想把中华传统技击术的精华展现出来,从技击术的实战和理论体系角度进行简单介绍,但由于搜集、整理的撰写时间仓促,更主要是水平所限,错漏在所难免,加之篇幅所限,集大成不易,希望广大读者特别是广大同仁给予批评指正。同时也希望此书为引玉之砖,进一步引发前辈和广大同道的真知灼见。更希望能为广大习武者带来一定启发并有所创造,从而使中华技击术这一祖国传统文化奇葩在神州大地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流传得更加深广久远。

  保定在中国传统武术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位置。武术文化精神是保定的风骨,武术文化特色是保定的品牌,武术文化底蕴是保定的财富。武术文化、武学精神、武道武技在保定大地上光耀了千百年,也是在保定人血液中奔腾的不竭力量。但愿广大读者在提起中华武术、中华技击术、中华跤术时,想起在身边或在遥远的地方有一座古城,它的名字叫保定。

  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重要历史时期,华夏大地拉开了盛世奥运的历史帷幕;在保定解放六十周年之际,1100万古城人民擂响了“强市兴县富民”的战鼓,向着美好明天迈出了新步伐。

  谨以此书献给伟大的祖国、可爱的家乡。

  向2008年北京奥运会献礼!

  向保定解放六十周年献礼!

  贾和玉 张立钢

  2008年夏月于保定

少林功夫、太极拳或将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阅读量:

  少林功夫、太极拳是发源于河南的传统武术,今年我省将做好少林功夫、太极拳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工作。同时,为庆祝建国60周年,河南将在北京举办“庆祝建国60周年河南省优秀剧目展演月”。这是记者从全省文化工作会议上获悉的消息

  据悉,计划建设的文化站将设立图书室、娱乐活动室、数字资源放映室、文艺辅导培训室、室外活动场所等。

精华之处见风骨——写在《中华技击经略》出版之际
阅读量:

       8月20日,我市振华武术馆派代表赴日本,参加了由日本著名武术家凛水流拳法宗家山下龙璎主持召开的《中华技击经略》出版庆祝暨学术研讨会。可见,由我市著名武术家贾和玉、武术理论家张立钢联手推出的武术文化研究作品《中华技击经略》,一经出版,便在武术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其实,此书还在创作中时便引起多方关注。中美友好协会副会长黄敬立、新(新西兰)中友好协会会长唐母优那、日本民间武术协会和世界武术联盟秘书长田克专门致电,提出该书出版后,专门召开研讨会。法国武术摔跤俱乐部总教练王文勇,韩国世界合气道武术协会会长金振焕等著名武术家、摔跤大师都赞扬此书有可能成为“反映保定传统武术文化、体现中国技击精髓、打造古城名片的扛鼎之作。”该书还未正式出版时,中央电视台四套《走遍中国》栏目海外制作中心就对此书作者做了专访,中国历史博物馆确定将此书收藏。

       该书引起关注是有渊源的。贾和玉出身武术世家,先后师从魏振江、潘长青等名家,向“武学泰斗”万籁声学习“自然拳”、“自然气功”,是“大枪刘”派传人。他现为中国武术学会会员、市武术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拳师,曾赴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参加武术文化研讨及交流活动,成功举办了“中日友好武术表演赛”、“全国首届擂台比武”等武术交流活动。张立钢自幼随父辈习拳,后随贾和玉先生学习摔跤、硬气功等。近十几年来,他利用业余时间,认真钻研中国传统武术理论,特别是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武术哲学、武术美学、武术技击理论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是当代中国武术文化研究前沿代表学者之一。曾主笔及独立撰著了《中华跤术》、《中国传统技击术》等多部武术学术著作,其中《中华跤术》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

       中华技击术是中华武术的精华,它以悠久的历史、鲜明的特色和精深的内涵,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城保定自古练拳习武的传统,为技击术发展注入了强大生机和活力,武术文化精神是保定的风骨,武术文化特色是保定的品牌,武术文化底蕴是保定的财富。该书立足于对保定武术流派和我国其他无数流派学习研究的基础上,旨在展现中华传统技击术的精华,从技击术的实战和理论体系角度进行介绍。为此,张立钢从2003年底开始构思写作,2005年初完成初稿,经过5次修改。在此之前,做了近10年的准备工作。他从1994年开始,从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军事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中医骨科学、人体解剖学等角度,对中国武术文化进行了研究,参阅有关资料近千册。写作过程也是利用工作之余,牺牲了大部分节假日,通常每晚从8点开始至凌晨3、4点,第二天还要投入紧张的日常工作。正是这执著的付出,凝成了今日有着洋洋洒洒160万字、4000余幅图片的著作。

       该书以突出和明晰技击文化、技击理念、技击思维、技击方法为主旨和主线,既有对武术历史流变的追溯和考究,又有对传统功法的剖析和探究,还有对循序渐进掌握提高技击实战技能的讲解、分析和研究,集学术性、指导性、资料性于一体,深入浅出,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应用价值和收藏价值,是一部武术学习、研究的工具型书籍。张立钢说:“希望该书为每一位读者技击能力的提高带来重大帮助,希望为传承、发扬和振兴中华技击术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有所贡献。”

1   共 7 条记录, 10 条 / 每页, 共 1 页
回顶部